汽车参考网
首页汽车资讯 > 纪录片川藏线的汽车兵「川藏线最快纪录」

纪录片川藏线的汽车兵「川藏线最快纪录」

来源:搜狐 2024-02-12 08:23:24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罗滨颜

他叫杨磊,32岁,兵龄12年,陆军川藏兵站部某旅三营新闻报道员,正在执行今年第五趟进藏运输训练任务,也是他的第45趟高原任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常年奔波雪域高原的川藏线生活已经让他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在今年冬季满服役期士兵走留意愿摸底统计表上,他慎重地填下了“留队”两个字,字的笔画简单,却写得很慢,他也不止一次的说过“虽然家人、未婚妻都希望我年底能转业回家,但我还想在部队多干几年。”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是一帧又一帧多年来跟随兵车一路西进东返、执行运输任务的深刻记忆和美好画面。

2011年7月,老杨从学校毕业后,主动提出申请,希望能到条件更艰苦的部队去锻炼自己,于是从老单位某油料仓库分配到了现在的汽车连队,从那时起改变了他的军旅生涯。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发动机、方向盘,开始认识“世界上起伏最大、海拔最高、险情最多的路”。

从四川盆地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脚,这条3000多公里的“西部奇路”上有着太多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峡谷峻岭、丛林草原、冰川湖泊构成了川藏沿线的“美”;而“康巴第一关”、“天路十八弯”、“十三公里半”、“怒江72道拐”充分诠释了川藏线的“险”。

车队常年在高耸入云的陡崖上穿行,在冰天雪地的山脊上颠簸,从突如其来的落石间突围……老杨真正品尝到了任务部队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川藏线汽车兵的精神风貌,也深深体会到了每趟进藏运输训练安全圆满的来之不易。

看着身边不畏艰险、兢兢业业的战友默默付出、又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想法,他决定试着用文字、用镜头为川藏线汽车兵们记录下每一个真实而温暖的瞬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杨的文字功底和摄影基础都很薄弱,起初尝试写新闻用的是“笨办法”,在笔记本上誊抄报纸杂志上挑选的原文,受到启发了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他说,“这是集众家所长,补一己之短。”就这样,他买了一本《嗅觉新闻》成了指导写作的自学手册,而单反相机的说明书也成了学习摄影的启蒙教材。

“手握方向盘,脚踏鬼门关”是川藏线汽车兵上高原的切身体验,觉巴险山、迫龙天堑、然乌雪沟……川藏线上的每一处危险路段都留下了汽车兵们征战过的车辙痕,让人印象深刻;而老杨一直记忆犹新的,也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亲身经历。

2012年6月,川藏公路芒康县境内连降暴雨,海通沟内多处爆发了泥石流、塌方,原本就崎岖难行的道路在一个星期之内四次被阻断、四次被抢通。其中的一次,老杨跟随梯队工作组前出勘察路况,他拿着相机走在了最前面,这时突然从侧面山上滚落了几块碎石子,老杨心头一紧,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是泥石流的前兆,便转身大喊“前面有危险,大家赶快往后撤!”没想到,刚朝着后方跑了不到30秒,数百立方的山体倾泻而下,瞬间就冲毁了几十米长的道路,若再晚一步,他们就会被滚落的巨石吞没了。每当提及这件事,老杨总会开玩笑地说,“如果当时脑子反应再慢一点,自己就真的是川藏线上的英雄了。”

言语虽轻,但从他来到连队的那一天起就知道,在这条险象环生的奇路上,一代代汽车兵为把各类物资运抵藏区边防,确保国防大动脉的畅通无阻,面对极端恶劣、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他们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才铸就了“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川藏线精神。

第二次险情发生在年初的第一趟进藏运输任务中。当天车队东返途经理塘的剪子湾山隧道,全长2800多米的隧道内灯光昏暗、视线极差,路面还有积水和暗冰。老杨所坐的运输车行进在整个梯队的中间位置,刚进入隧道不久,突然前方一束灯光刺眼,驾驶员迅疾反应、紧急制动,却只听见“嘭”的一声……惊魂未定的老杨跳下车去查看情况,原来一辆地方轿车在经过隧道时因车速过快、操作不当而造成方向失控,越过黄线撞上了运输车的左前侧。

现在回想起当时相撞的瞬间和解救地方乘客的场景,老杨仍心有余悸。虽然如今川藏线的道路条件越来越好了,但车流量也越来越大,无形之中给执行任务的车队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假如当时迎面而来的不是小轿车,而是重型拖挂车,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害怕父母、未婚妻过于担心而劝说他考虑年底退伍,这件事老杨至今都没和家里人提及过。

川藏线是一个听了不敢来,来了却不愿意走的地方。选择了成为川藏线汽车兵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生活。酷热的夏日,不是西瓜、Wifi、游泳池,而是驾驶着没有空调的运输车向着高原进发,午休时只有垫着凉席躲在车底盘下才能感受到一丝轻松惬意;严寒的冬夜,不是暖气、火锅、电热毯,而是在零下十几度、哈气能结冰的低温里执勤站岗,挤在大厢上只有借着水泥的余温才能勉强睡着。

常年执行进藏运输任务,许多官兵经历着恶劣自然环境给身体带来的病痛,忍受着与妻子长期异地分居的寂寞,承担着亲人病危却赶不上见最后一面的痛苦,分享不了孩子出生时看到第一眼的喜悦。镜头下的川藏线汽车兵就像扎根雪域的格桑花一样,默默地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边防战友的暖心者。

家远在东北的老杨也同样惦念着自己的母亲,但任务在身、责任在肩,他和其他战友一样,把这份惦念埋藏在了心底,也寄托在了字里行间。

在高原上写稿子、干新闻本身就是一种磨砺,不仅需要很好的“脑力”,还需要足够的“体力”,个中滋味只有老杨自己能体会。为了在暴风雪里拍摄汽车兵挂防滑链、铺防滑沙,分分钟站成了一米八五的“雪人”,握相机的双手被冻得通红;为了跟拍车队顺利通过海通沟便道,溅了一身泥浆、吹了满嘴尘土,还要提防着山上随时可能掉落的飞石;为了抓拍到令人动容、感人至深的画面,钻底盘、上大厢、睡通铺、蹲车场就成了家常便饭……这其中有捕捉到一个好镜头欣喜不已的甜,也有绞尽脑汁想不出一个好标题的苦,经常是一个人、一台电脑、一桶泡面奋笔到深夜。他说,“白天战士们都在辛苦开车,那晚上我就得加班加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川藏线汽车兵,要对得起他们英俊的脸庞、帅气的身姿。”

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作,从一稿难出到多产多投,终于在解放军报、原战旗报上刊登了图片,在中国军网、军报记者、中国陆军、西部战区等网络媒体发表了新闻稿件,连续四年获得“优秀报道员”称号,两次被评为“先进新闻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一次。

川藏线是一条让人又爱又惧的天路,汽车兵是一个让人倍感自豪的集体。这么多年,老杨坚持记录川藏线汽车兵生活的点点滴滴,镜头中有的人从学员成长为了主驾,有的人从列兵当上了主官,还有的人从新训拍到了退伍。回想当兵以来的种种经历,老杨觉得最遗憾的,也许就是这么多年顶风冒雪上高原,相机没能存有几张主角是自己“军装照”,也没有用笔记录下更多关于自己的“小故事”。

老杨说,如果今年能成功留队,他休假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和相识多年却长期异地的未婚妻举办婚礼,回来以后继续从事新闻,把在部队锻炼培养出来的爱好做成一番事业。

入伍12年,老杨用镜头记录着川藏线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记录着汽车兵脚踏实地的强军足迹,也记录着自己无怨无悔的军旅梦想,镜头里的川藏线汽车兵驰骋天路、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样子也正是老杨的最真实的写照。

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汽车参考网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