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参考网
首页行业动态 > 特斯拉 回到4s店怎么办「特斯拉杭州4s店」

特斯拉 回到4s店怎么办「特斯拉杭州4s店」

来源:搜狐 2023-08-14 22:41:02


“绿色、环保”已成当下市场发展的重要风向标,由此新能源汽车顺势而行,在致力于降低环境污染、节能减排之下,同样也推动了汽车销售模式的进一步革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6千亿元,同比增长76.5%。

而作为行业的引领者,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商场的首发者,特斯拉近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入局之下,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报道称,特斯拉正在重新评估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的方式,考虑关闭北京等城市的部分购物中心展厅,将更加重视成本较低且能够提供维修服务的郊区门店。

再度回归到“类4S店”模式,特斯拉用意何在?而这种直营模式又与传统模式有何不同?从整体来看,特斯拉又将以何种形式整合运营?

特斯拉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赛跑

New energy vehicle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由于发展不成熟以及观念普及不足,在店面的选择上若延续“近郊开店”模式,恐怕很难吸引到消费者注意。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前端宣传中更加侧重于下沉城市热门商场,一方面能够大面积的提升品牌曝光以及塑造品牌价值;一方面,也能够锁定购买力更高、接受度更广的年轻群体。

特斯拉作为这一模式的开创者必然毋庸置疑。而在看到这一甜头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进行效仿。此外,传统合资品牌也闻香涌入新能源赛道,例如福特野马、奔驰smart、大众ID等。起初,因独特的品牌定位、车型设计与技术等,这些新兴品牌并不能真正挑战到特斯拉。

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购买政策补贴的发布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注意到这一行业,加之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日益提升的产品设计与更低廉的价格,相较于特斯拉来说,则成为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乘着这一趋势,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商场内的加码也逐步开始。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1-2022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中,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商场/购物中心开出的门店已经达到2200余家。2022年,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体验店首店落地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

商场更是将品牌整合纳群,更便于消费者多家对比。以上海商场为例,中山公园龙之梦于去年打造了“新能源汽车街区”,其中包括一汽大众、比亚迪、广汽埃安、欧拉、岚图等;还有仲盛世界商城也引入了新能源主题区,带来试驾、采购一站式新能源购车新模式,入驻品牌包括高合、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福特野马、自游家、问界、极氪、阿维塔、岚图、沃尔沃等13家品牌。

不可否认,前端商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效果极佳。相比郊区店以及指定地点,商场曝光显然更能进行无形渗透,即使消费者仅仅只是从展示窗前走过。因此,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争相抢占最佳“领地”,而这种供求的失衡也使得租金愈来愈高。

以蔚来为例,其位于王府井东方广场NIO House(蔚来中心),上下两层共3000㎡,为了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度的链接,这个超大空间用以提供展厅、办公、阅读、休闲、聚会、城市文化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品牌向线下服务的延伸的载体。但一年纯租金则高达8000万左右。在近年,上海兴业太古汇、上海万象城、松江印象城、天空万科广场等商场也都引入了蔚来中心NIO House。

但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之多,也给予了消费者更多考量的空间。品牌在这种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维持曝光量的状况下,长久发展很难说不会出现“疲软”。包括特斯拉在内也难顶这一压力。

早在2021年,特斯拉就已开始撤离美国租金高昂商圈中的直营店,转而把线下店开在位置偏远但租金便宜的地方,此后。2022年3月,特斯拉再次宣布将关闭全球大量线下门店,仅保留少部分客流量大地区的门店。

但在国内,特斯拉还没有正式闭店的动作,但这也取决于中国在国际上超高的购买潜力。据极客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约为352万台,占全球份额51.7%。美国和德国分别为63万台和70万台,份额9.3%和10.2%。面对国内激烈的品牌竞争,9月以来,特斯拉仍在上海、西安等地的商超布局体验中心。

即使如此,特斯拉也显然没有再度回到昔日在国内的销量领跑状态。

一方面,特斯拉多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了消费者对特斯拉品质的担忧;一方面,国产新能源汽车相较来说安全风险更低,且有政策补贴的加成。在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中显示,2022年“特斯拉”的网络口碑值仅为46.7,网民对其负面言论居多。

而面对这种“下滑险境”,特斯拉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再度开创售车新模式?

New energy vehicle

基于品牌在行业中的地位,为了重获中国市场的“芳心”,特斯拉首先打的,是价格战。

价格战的布局与打响,最为重要的则是缩减成本。前期特斯拉选择在中国上海建厂,一方面能够使同系列车型比进口车价格减少大约30%;一方面国内的人力等成本相较海外来说也更低。以特斯拉Model系列为例,2021年,特斯拉降价后的Model Y几乎当即被抢购一空,交付时间表已经排到了第二季度。特斯拉的上海展示厅日均卖出产品近200部。

近日特斯拉为了刺激促销,还推出自9月16日到9月30日完成提车的车主,若选择在特斯拉店内购买保险,可享受8000元保险补贴,保险补贴可直接用于减免车价。且该活动仅针对所有中国产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包括全新车、展车及非全新车。

此外,特斯拉公司高管Martin Viecha还表示,未来将要推出一款售价在3万至3.5万美元的低价电动车型,这个价格约合人民币20万元左右。

而在销售模式上,特斯拉也进行了革新。

在国内市场,前端的商场宣传必然不能放弃,在各品牌争相出头的现状中,效仿海外彻底撤离前端的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前端商场能够持续为特斯拉进行品牌宣传与客户引流;而后端售后中心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体验。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已经在国内布局13家直营钣喷中心。多分布于1线、2线城市,且这13个特斯拉直营钣喷中心,其中有12个地址与当地的特斯拉中心高度重合。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完成提车、售后的一体化服务。

此外,这种直营的售后中心,不仅能够减少授权模式中所产生的“二手费”,还能够更近距离更直接地与客户对接,减少反馈时长。

从2020年下半年官宣建立直营钣喷中心以来,特斯拉售后服务的技术力方面开始提升。2021年特斯拉中国区维修效率较2018年提高了74%。3年提高74%,这样的水准的确值得认可。2021年特斯拉中国区客户满意度达到98%、一次性修复率达到97%。

其次,新能源汽车发展仍不成熟,从此前所发生的安全问题来看,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因此,直营售后中心还存在另一个益处,即能够将产品反馈数据化,利于未来进行系统化的升级。

不同性价比产品的研发、商场前端引流、提车中心与直营售后的双重结合,加之特斯拉的全线上销售模式,几乎形成品牌的全链覆盖与闭合。

从汽车零售到全线上销售再到售后直营中心,特斯拉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售车模式的革新,而在如今的市场中,除了带给消费的优质的产品内核外,还需给予其良好的服务体验。因此,以产品为本,再将购物服务作为重心或许是品牌能够长久留在消费者心中的重要条件,也是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而特斯拉这一模式是否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良好发展的可鉴之路,仍需持续观察。

/图片来自品牌官方微博与自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汽车参考网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