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丑的电动汽车「丑与low」
2016-07-22 西门厂
我一直有个疑问,电动汽车为何都是这个熊样?(特斯拉除外)
你可能要说这些本土企业本身就比较low,可是我们来看看合资的
还有这蠢萌的i3,除了丑,还死贵。我想知道宝马这是几个意思,诚心卖吗?
也许有人觉得i3挺好看,但是如果一款电动的1系或3系同时摆在你面前,你应该清楚自己要什么了吧。太诡异了,宝马的每一款燃油汽车都有着高逼格的外观,却为何把i3造得这个德性?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直到我看到一部纪录片。
故事从1990年说起,那年美国加州通过了《零排放法案》,其中规定加州1998年售出的新车中,零排放的汽车要达到2%,2003年达到10%,我们知道燃油汽车是不可能做到0排放的,这明摆着要求车企发展电动汽车,在这种情况下,通用公司发布了一款概念电动车Impact。
到1996年,通用推出了史上第一款量产电动汽车EV1。第一代EV1采用铅酸电池,续航里程实只有110公里,但售价是34000美元,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买宝马奔驰了,所以除了土豪基本没人会买,于是通用公司以租赁的形式推向市场。
开过EV1的人们都很喜欢这款车,加州政府加大充电桩等基础建设,通用公司也进一步推出第二代EV1,由于采用镍氢电池,续航增加到了160公里,百公里加速只有3.6秒。
然而正当电动汽车貌似前途无量之时,通用公司把EV1项目毙掉了,2003年通用解散了电动汽车部门,并将所有车辆集中销毁,只留几辆送给博物馆。
这个事件是如此蹊跷,EV1的使用者们有点措手不及,为了能继续使用,有些体验者申请买下EV1,但被通用公司驳回,EV1从此销声匿迹。
多年后,有一个叫克里斯-佩恩用户决定找出真相,他查阅了大量美国政府有关能源政策方面的新闻视频资料;走访了当年的相关人物,包括了车企负责人、工程师、消费者、甚至国会议员。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电动车是被“杀死”的,而“凶手”则不止一个,是石油公司、车企、联邦政府官员相互勾结,共同“谋杀”了电动汽车。为此他拍摄了一部记录篇,名字叫做《谁杀死了电动汽车》
说石油巨头阻击电动汽车好理解,因为电动汽车不需燃油和润滑油,满大街电动车的后果就是石油企业破产。
但为什么说车企也不愿意看到电动发展?主要原因是当电池和电机取代发动机和变速器之后,汽车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了,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竞争者涌入汽车行业,而车企并不掌握电机和电池的核心技术,如此一来汽车巨头们的主导权将被严重削弱。
从这一点来看,电动汽车的革命必然要靠马斯克这种业外牛人推动。而特斯拉火了以后,不但腾讯、百度、乐视这些互联网企业准备造车,甚至连董明珠也跃跃欲试。
此外,电动汽车的维护保养需求大幅降低,汽车售后服务这只大蛋糕也将变成小饼干。
最后说说政府方面,虽然由于环保压力或能源战略的原因,各国政府一直在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当政者一定不想看到某个行业死得太快,否则会造成成大量工人失业,导致社会动荡。
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性,是人都会守护既得利益,当一样新事物出现,想要取代旧事物时候,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拦。但历史的潮流终究是不能阻挡的,新能源汽车也必将取代内燃机汽车,这一点传统车企的高层必然明白,所以各企业也会研发电动汽车以免被市场淘汰,但他们显然不希望
相关文章
- 私家车超过60万公里必须报废吗「小轿车报废年限新规定」
- 人生只宜住湖州「织里富景园」
- 申万菱信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ETF「申万菱信中证环保指数基金163114」
- 依维柯升顶C型房车「依维柯c630房车」
- 检车要怎么检「怎样查车该不该审车」
- 国际资本市场动荡 汽车上市公司股价遭受重挫「股比放开对汽车产业发展影响」
- 自动驻车实用性如何「大众自动驻车正确使用方法」
- 广汇汽车涨停「广汇汽车股东」
- 新能源车工信部目录「工信部节能司」
- 汽车产业链面临的问题「汽车行业供应链」
- 插混及增程式汽车不再享受上海免费绿牌 对理想 问界等品牌影响有多大
- 合杭高铁开通「新杭州南站」
- 喀什跳蚤市场在哪里「乌鲁木齐有地摊市场吗」
- 牛 益阳南站原来是这群人设计的 建筑概念 方案设计都在这里了
- 塔克拉玛干自驾游「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 广汇汽车股东减持「回购股份股权激励」
- 2020年乘用车产销量「2019全球汽车销量排行」
- 红珍珠漆怎么调漆「白珍珠漆怎么调没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