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参考网
首页行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线束设计原则「汽车线束设计」

新能源汽车线束设计原则「汽车线束设计」

来源:搜狐 2023-08-14 22:00:43

关注线束 ↑,让我们一起进步!

摘要:本文对新能源客车的线束过孔位置结构及优化方案进行了简介,通过对结构的优化,提升线束过孔部位的防尘、防水、降噪性能,综合提升新能源客车的安全性、可靠性。

前言

Preface

新能源客车B 级电压线束较传统能源客车增加很多,线束过孔的增加会对客车的防尘、防水、降噪等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如何优化线束过孔位置结构,避免线束在过孔处出现磨损,提升防尘、防水、降噪性能,是控制整车电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过线孔位置的结构

Structure of the over-wire hole position

1.过线胶圈结构

主要用于驾驶区封板、仓体封板等处对防尘、防水、降噪的要求不高的线束过孔,可通过辅助打胶或发泡的措施来避免胶圈脱落及提升防尘、密封性能,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缺点:过孔处防尘、防水、降噪性能差。

胶圈脱离及老化破损后,过孔线束有磨损短路的隐患。

2.下线导管座结构

主要用于顶电池罩内顶蒙皮,车内后围拐角等处对防水、降噪性能要求不高的线束过孔,可对线束与下线导管座过线孔处缝隙发泡密封处理,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线束磨损防护较好;

缺点:过孔处防水、降噪性能差。

3.下线橡胶护套结构

该结构为上述下线导管座结构的升级,主要用于车顶外露部位下线孔,在维持下线导管座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下线橡胶护套连接高压线束及下线导管座,提升下线结构的防水能力,如顶充下线位置,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优点:结构简单,防水性能提升;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高压线束护套老化后,护套与高压线束之间间隙仍然存在漏水到车内的隐患。

过孔位置的结构优化方案

Structural optimisation of the over-hole position

1.车内后围拐角处下线结构优化

多数新能源客车的高压控制器及部分电池布置在后部仓体内,顶置电池、顶充、空调等线束从车内后围拐角下线到后仓内与高压部件连接。

因驱动电机、打气泵等噪声源也位于车后部,后围拐角处下线孔的结构优化对车内后部噪声的控制及密封性能的提升尤为重要。

以下简介一种车内后围拐角下线结构的优化方案,在过线孔处采用公母橡胶护套替代传统的过线胶圈。

改进后结构的优点:

①安装方便,不影响穿线工序,橡胶护套可以后装。

②提升过孔处多根线束之间防尘、降噪性能。

③避免发泡及打胶不到位造成后期线束磨损的隐患。

④提升后期售后对线束拆装的方便性。

⑤避免老结构发泡剂及密封胶下漏造成的不美观,提升美观性。

(未完待续)

《线束智造》技术交流群,为行业精英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讯交换的渠道!如果你需要入群,请:

关注我们

公众号:线束智造

聚焦线束智能制造相关资讯

共享线束行业最新动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汽车参考网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