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参考网
首页行业动态 > 纳雍拍客蒯海丰: 我拍我心

纳雍拍客蒯海丰: 我拍我心

来源:搜狐 2023-08-14 17:24:43

草根味十足的拍客蒯海丰

01两人直播间

2019年4月25日上午,纳雍总溪河畔,阳光很好。

阳光照耀的樱桃林里,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

总溪河畔最有名的水果就是玛瑙红樱桃。玛瑙红樱桃的独特,早让周边县市的人趋之若鹜,每年4月中旬一上市,采摘体验者就络绎不绝,进出车辆几乎能让沿河两岸的交通瞬间瘫痪。

因此,进入总溪河畔的这一男一女,自然就被见惯人山人海场面的当地人忽略,更谈不上被当地人围观。

然而,在互联网搭建起来的无限世界里,在当地人想也想不到的天南地北,当天围观这一男一女的粉丝居然达到100000 ,樱桃自然也成了被围观的对象。因为,这一男一女正在视频直播玛瑙红樱桃。

直播者,就是“中国网络十大拍客”之一的蒯海丰(跨云星),陪伴他的就是他妻子莎莎。没人邀请直播,他是自愿的,是想尽一点力,宣传家乡樱桃。

蒯海丰早在6年前就是“网红”了,央视评选的“中国十大榜样拍客”,优酷、土豆联合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评选的“中国网络十大拍客”,他都榜上有名。

“回来,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身为纳雍人,蒯海丰的纳雍话就像纳雍出产的土豆那样朴素,甚至还带着泥土的味道。

02

十天辍学史

蒯海丰的老家,在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小屯组。

“高山冷箐,洋芋当顿。”坪箐村给蒯海丰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深刻到了骨子里。

沟壑,荒山,小路,让他后来的辍学失去了悬念,从而成了宿命——在山里,很多孩子辍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上学路远、家境贫寒。

上小学一、二年级时,蒯海丰每天要翻越好多条山沟,爬过多处悬崖峭壁,才能到学校。走到学校,人已经很累了,上课的时候忍不住要打瞌睡。

2005年,蒯海丰上初三。离毕业还有10天,蒯海丰突然不想参加中考了,去找老师打探:“没读完初三可不可以办毕业证书?”老师说:“能。”他只想要个证书,证明曾经读过初中。

得到老师的承诺,他就辍学10天,去浙江余姚打工。

03一个自选项

在余姚,蒯海丰进了一家电筒组装厂。

而就在这家电筒组装厂,他只呆了3天就让老板“开”了,理由是动作不利索,而且还听不懂普通话。

蒯海丰于是去给人割菜,每天30元。之后,他相继在电子玩具厂和纽扣厂呆过,甚至,还在一家生产电瓶的黑工厂打过工。

再后来,他去了一家节能灯厂做接线活计,并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就这样,他这株野蛮生长的“洋芋”,艰难地在宁波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不久,他将打工挣来的1050块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再用730块钱买了一台DV,准备辞工去做“拍客”。

“拍客”在当时是个新兴的自由职业。当拍客能赚多少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更加接近了儿时那个为一家辛苦操劳的母亲拍一部电影的初心,更加靠近了“导演”一步。

他把自己的网名取为“跨云星”,弄了个没有场地的跨云星工作室,手持一只破DV穿梭在宁波的街头巷尾拍视频。

第一个月,视频拍了几十条,没有丝毫流量回报,他抓狂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网友喜欢的视频有讲究,要么感人,要么离奇,要么搞笑。“点击量就是王道。”

2009年流行“神马”这个词。蒯海丰发现宁波有个神马村,神马村有个神马岛。这激活了他的创作想象力,他于是前往神马岛拍摄视频。

乘船上岛。岛上风光迷人,他不停拍摄,错过登船返程时间。蒯海丰木讷、腼腆,不好意思向岛上居民借宿,当夜被迫露宿岛上。

这一个月,蒯海丰拿到了3400元的稿费,比打工的薪酬还高。

04

五万资助款

2015年9月,一身黄色T恤、灰色牛仔裤行头的蒯海丰,肩挎陪伴他多年的摄像机,站到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展示他的梦想。

蒯海丰上小学时,每天必须蹚过一条河。

有一次发洪水,他被冲进河里。本能反应,他一手抱书,一手划水,游到岸边,抓住一棵树,才逃离危险。

水城县营盘乡有个大峡谷叫悬洞子,峡谷一隅的100多名孩子要去营盘上学,得绕路穿越峡谷。为方便孩子,村民惠德方在峡谷上架起百米溜索,每天运送孩子上下学,同时方便村民出行。孩子上学的路程是缩短了,但溜索的风险也还是一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带着骨子里的使命,他完成了《飞索求学路》的拍摄。

2012年,视频上网,7小时内点击超50万次。2013年,当地政府考虑孩子安全,决定投资改善出行条件。他欣慰,觉得自己是有用的。

《中国梦想秀》现场,东鹏特饮代表当场拍板:支持5万元为他提供更好的摄影设备。

05

万难拍客路

蒯海丰最初爱上摄像与剪辑,还是在余姚务工那阵子。

务工之余,他会去网吧。在网吧,他看到了所谓的好视频,接触了剪辑工具——会声会影。也就是专业人士所不屑的会声会影和DV,居然把他导入了“拍客”之路,并成为“中国十大榜样拍客”“中国网络十大拍客”。

2010年,他回到贵阳,寄居三桥附近,想法很简单:贵阳离家近一点。

他像一滴血,流进贵阳每一条街道的“血管”,寻找题材做视频,并由此与贵阳记者撞了“机”。与记者同在某个新闻(视频)现场时,他自卑,一遍遍强调:“我连初中都没毕业,只是一个拍客。”

一次,他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求助消息,觉得求助者比他更可怜,准备拍视频,让更多人聚力帮助。电话约了求助者见面,人家一看不是记者,以为是骗子,报了警。警察把蒯海丰带到派出所,录口供,按手印,才确认他并非骗子,放了他。

回到贵阳的第二个月,他一个人带着摄像机,回到最初出发的纳雍,走进纳雍县陈家寨小学,拍摄了反映山里孩子生存现状和学习环境的作品——《大山里的孩子梦想当老师》。视频触网即火,上了多家网站头条,第一天就有10多万点击量,还有1000多人请求加蒯海丰QQ。

成都一网友加了蒯海丰QQ,要求立即到陈家寨小学看看。第二天,蒯海丰带着这位女网友连夜往学校赶,老师们打着火把迎接他们。该网友非常感动,一路上都在哭,她说,她在城市里养尊处优,从未想到还有这样艰难求学的孩子。次日,她把身上的3000多元钱全捐给了当地贫困家庭。

后来,央视走基层记者根据蒯海丰的视频,报道了陈家寨小学情况。2012年6月,一个大学志愿者团队为陈家寨小学募集到100万元,让陈家寨小学教学楼鸟枪换炮。这种获得感,坚定了他的选择。

但一路走来,蒯海丰也真不容易。

拍摄爱心企业春节接老乡回家时,他从广东一路跟拍到采访对象家里。最后那段路,车上不去,抛锚,他徒步跟拍,返回时,他累得躺倒在汽车抛锚的地方,“就算给黄金,我都不动了。”更何况,他的采访压根就没有受访对象所提供的报酬,更没有黄金。这个公益采访的苦,他认。

06

一心向公益

“拍客”蒯海丰的公益史中,《山村女教师割肾救女》是刻骨铭心的一次视频帮助。

2013年秋,遵义女大学生王某贵大毕业时被查出患上尿毒症,生命岌岌可危。突发变故让王某当了32年乡村教师的母亲李国容几近崩溃,她决心用自己的肾救女儿,而换肾的费用需要25万元,她没有。

蒯海丰得知此事,立即拍了视频。

视频一出,社会爱心纷纷回应,为李国容穆母女筹集了28万元爱心款。

后来,铜仁市沿河县女孩莎莎走进蒯海丰的生活,不仅成了他妻子,更成了他志同道合的助理。

2017年4月12日,纳雍。

当天,蒯海丰执导的网络电影《破蛹》在其家乡坪箐村开机,点着火把和母亲去镇上看电影的往事,再次浮上他的心头,那时,他就想,长大了要拍一部电影给母亲看。

《破蛹》的“破”,表明了他脱胎换骨的决心——他要成蝶。

开机前10天,贵州籍导演张习明给蒯海丰打电话:“作为多年的好朋友,我把我的电影设备借给你,再免费给你配一个摄影师、一个摄影助理。”

张习明成人之美,蒯海丰故乡的茶叶老板谭正义也不掉链子,拿出了10万元赞助。

《破蛹》讲述的,是农村草根不离不弃追逐梦想并终究圆梦的励志故事,还原了执导者蒯海丰的心路历程。

2018年1月26日,跨云星工作室出品的青春励志电影《破蛹》在贵阳华夏国际影院首映,1月28日,爱奇艺网上首映,优酷电影频道、搜狐电影频道随后上映,当初承诺拍一部电影给母亲看的心愿兑现了。

“这些年一路走来,拍摄工具从DV到半专业摄像机,再到专业摄像机,是我个人的一种进步。在我的镜头里,很多人得到帮助……这是社会的温暖。我只是一个拍客,没有太多能力,能帮助一个,算一个,尽人事而已……”《破蛹》首映后,蒯海丰说,“现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后我会不忘初衷,继续记录感动社会的公益影像。”

从打工仔变身拍客,蒯海丰已从一只不确定的蛹,变成了会飞的蝶!

总溪河玛瑙红樱桃直播结束后,蒯海丰随即赶到纳雍县一家公司,商谈利用网络视频推介纳雍土鸡、纳雍辣椒等农特产品的事情。

穿着凉鞋和T恤的他,让接待的人从形象上给他打了折扣,开口就问拍摄视频并推广到网络上到底要付多少钱。这让他有点不爽,不过,他没表现出来,只是说:“我是纳雍人,只是想尽自己一点力,用视频帮助推广,把家乡产品卖出大山,拍摄的费用我一分钱也不收,能帮家乡人卖出一单是一单。家乡有这么好的农产品,我要让山外人吃到原生态的不一样的东西。”

事情有了口头约定之后,蒯海丰立即着手思考怎样拍摄。他说:“回来,就是想尽自己的力量宣传家乡。”

推荐阅读

为他点赞!90后小伙深夜跳进倒天河,开始一场生死救援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作者:周春荣

监制:许学义 编审:黎荣 编辑:郭力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汽车参考网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